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Campus Information

重塑认知,设计学习 | 广云外校初中部举行"深度教学"与"素养评价"专家讲座
来源: | 作者:广云外校 | 发布时间: 2025-08-29 | 12 次浏览 | 分享到:

8月28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伍远岳副教授应邀莅临广云外校,为全体初中部教师带来了两场高质量专题讲座。作为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博士、作为华中师大郭元祥教授领衔的深度教学研究与改进项目的核心成员,伍教授深耕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领域,此次围绕"深度教学"与"素养评价"两大主题,为我校课堂教学转型提供了系统而前沿的路径指引。



上半场:重构教学理念,迈向深度课堂



伍远岳教授在首场讲座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教师若只传播知识而不理解知识本身,教育将永远停留在表层。"他通过生动的"冰山隐喻"阐释了知识的层次结构——可见的符号表征只是冰山一角,而其下的逻辑形式、思想方法和价值文化才是知识的本质内核。


伍教授提出,当前教育正经历一场"学习的革命",教学研究的重心已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他强调,真正的教学设计应该从"学科中心"和"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以学习发生机制为依据,构建"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新样态课堂。



针对深度教学的实施路径,伍教授介绍了"U型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他建议教师通过"下沉—反思—上升"三个环节,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同时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文化和社会多元体验,让学习真正成为一场丰富的心灵之旅。


下半场:创新评价方式,聚焦素养培育



在第二场讲座中,伍远岳教授直指传统评价方式的局限:"纸笔测试只能检测知识的再现情况,却难以评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素养水平。"他强调,素养导向评价需要实现从知识到素养的观念革新,将测试置于知识生成或应用情境中,从看重记忆理解转为考查思维与探究过程。


伍教授重点讲解了表现性评价的设计方法。通过《动脉与静脉》教学中"设计人造动脉"任务和草莓地覆膜实验等案例,生动展示了如何通过真实情境、挑战性目标和学生角色定位等要素,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素养发展的评价任务。



针对当前考试命题改革趋势,伍教授提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原则,分享了素养立意多维细目表的制定方法,为教师提供了从知识立意走向素养立意的实操路径。


启迪与收获:教学评一体化的系统变革


两场讲座形成有机整体,既聚焦"如何教",又关注"如何评",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改革思路。讲座过程中,伍教授不仅带来了前沿理论,更通过大量学科案例,展示了深度教学与素养评价的具体实践方法。



许多教师表示,这两场讲座帮助他们重新审视了教学的本质,对如何将核心素养培育落实到日常课堂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学校也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推进课堂转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样态。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更是一次智慧的探索。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共同打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生态,助力每一个孩子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