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有法,教贵以专。9月18日,秋风送爽,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二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深度教学”发起人郭元祥首席专家给全体初中部教师作了一场以《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郭教授高屋建瓴,全面梳理了“深度学习”的源流及其产生背景,并结合了大量实践研究案例,为新时代破解育人方式的困局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和理论指导。讲座具有很强的探索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引发了教师们教学观和学习观的大讨论,有力激发了教师们的思维进阶。
郭元祥教授认为,当前,育人体系的现代化是关键。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三大课题。审视新时代的教育问题,需要对教育的价值观重建、结构重组、活动再造、文化重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转变学习观和教学观势在必行。而深度学习正是建立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集合国内外教育大背景的基础上的改革助推器。
“深度学习”是以对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理解、加工为前提,把知识的意义获得作为最高标准;强调层进式学习与沉浸式学习,重视高阶思维和探究过程,着力点在知识的思想建立和能力培养;最终导向是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在真实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高素质人才。

郭元祥教授结合中小学各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分析了教材的阐释立场,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重视情境激发,知识转化,活动生成,复杂问题解决等几个重要环节。同时,他也指出要对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对教材隐含的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元素进行挖掘、重组、拓展、延伸,并加以经验化和体验化的学习设计。此外,深度学习要求认知观念转变和思维提升,要构造知识图谱,推进数字化赋能学习,筑牢学生与生动的现实世界的价值关系、存在关系和实践关系,从而深化实践学习 。
郭教授在整个讲座中,既分了了国际前沿成果,也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既有理论支持,也有调查研究中的真实案例;既强调课程的共性,也指出了不同学科的差异。整个讲座含金量高,值得深入学习。

最后,罗朝猛副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要坚持开展基于深度教学理念的“五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情境为主轴、思维为主线、问题为主攻)课堂教学改革,要让思维发生,让学习可见,让文化浸润,让素养表现,让生命灵动,力促学生学习方式转型,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