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Campus Information
为了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进一步加强书香校园建设,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学习共同体,创建学习型学校,12月24日,广云外校举行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小学班主任读书交流活动。活动由学生处朱方雄主任主持,毛南辉校长、易丽荣常务副校长参与分享活动。
在分享活动中,各位班主任将自己新近阅读的教育教学专著进行分享。有的教师分享了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教育教学新思路,有的教师分享了自 己在阅读中获得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有的教师分享了自己在阅读中领悟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这些分享不仅让教师们受益匪浅,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成长型思维训练》
分享:许克明老师
许克明老师分享:《成长型思维训练》告诉我们,这个社会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适应变化,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而挑战是成长的机会,通过挑战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拓展自己的视野。在成长型思维中,失败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失败是可以提供更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的,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非暴力沟通》
分享:殷春老师
殷春老师分享:《非暴力沟通》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书,我曾经反复读过多遍。当再次学习这本书时,依旧震撼。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需求,反应情感,理解和爱。当我尝试着练习“我选择……我承担责任”时,这种全新的感觉体验,自己是主人。这本书的精髓在于实践,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领悟和运用,帮助自己保持平和的内心,构建非暴力的健康沟通。
《让孩子远离焦虑》
分享:李春凤老师
李春凤老师分享:在班主任读书分享活动中,阅读了《让孩子远离焦虑》这本书。本书从孩子焦虑的成因、判断儿童焦虑产生的信号、应对儿童焦虑的方法等角度给出了很多具有实操性的建议。儿童焦虑的成因,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和家庭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过度控制、过度关注、过度严厉等都可能造成儿童焦虑;而相对民主,鼓励肯定式的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减轻孩子的压力,还能用爱切断儿童焦虑和恐惧的来源,帮助强大孩子的内心世界,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
《深井效应》
分享:李求连老师
李求连老师分享:读完娜丁.伯克.哈里斯的《深井效应》,我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越过疾病寻找源头,才是有效治愈的前提。教育的现象不能只看表面,要探究本源;对学生的成长不要轻易下定论,可以换一个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思考,也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班主任工作思维导图》
分享:吴昕怡老师
吴昕怡老师分享:在阅读完陈宇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思维导图》后,有一个词语不断地涌现在我的脑海中——专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要用专业的方法和工具,要具备专业的思维。这一本书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我们把千头万绪的任务整理得很清晰,使用得当将使得班级管理更加有效,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要成为一名管理班级有序高效的班主任,就要学会这种犹如“思维导图”一般流程管理式的思维。有了这一思维就能做到有条不紊、临危不乱。
《班主任微创意》
分享:孙国华老师
孙国华老师分享:吴小霞老师的《班主任微创意》为读者介绍了59个微创意,内容涵盖开学打造、常规习惯、家校沟通、早恋处理、干部培养、心态调整、学习动力、自我管理、应考技巧、离别感恩等10个方面。作者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通过引导和激励,帮助学生自我管理,实现班级的成长与进步。书中介绍:在班级中设立了“小组长制度”,让每个小组自行选出组长,负责小组的日常管理和活动组织。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让他们学会了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将继续探索、实践、创新这些微创意,做孩子们成长的陪伴者和引导者。
《消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和失控的孩子》
分享:张雪花老师
张雪花老师分享:这本书通过家庭治疗师的诊疗日志,向我们揭示了一家人的家庭关系在不同阶段的演化——从恋爱一直到孩子们开始独立生活。作者对案例深入剖析,揭露家庭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部分,我们都有责任为家庭的和谐与幸福付出努力。无论是父亲、母亲还是孩子,我们都需要更好地沟通,学会理解彼此,关心彼此,支持彼此。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庭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温暖的港湾。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分享:汪宇老师
汪宇老师分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探讨教育的本质,以期找到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肯·罗宾逊和卢·阿罗尼卡所著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教育的全新视角,不仅为家长提供了如何教育孩子的宝贵建议,同时也为广大教师如何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做好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关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关爱、尊重和鼓励的成长环境。
《分心不是我的错》
分享:朱海霞老师
朱海霞老师分享:《分心不是我的错》的作者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分心研究者。而且,爱德华·哈洛韦尔自己从小就被确诊为有分心问题。因此,他比更多人更了解分心者的烦恼、需求、潜能和成功的应对方式。这套书对分心者充满了关怀,让我读的时候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分心不是我的错》从不同角度列举多个真实案例分析了分心(也就是注意力缺失症)的根源,并告诉我们恰当的应对方法。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分心者分心的原因和影响,学会如何应对分心问题,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不一样的带班策略》
分享:肖基林老师
肖基林老师分享:前段时间,利用空余时间拜读了王怀玉老师的《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一书,收获良多。首先,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己的素养,修炼自己的各项能力,努力成为班级的“代言人”。其次,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创新地运用各种方法去管理班级,关注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再次,通过阅读,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视角,引导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最后,我深深明白: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它如同养花一般,需要我们精心浇水、施肥、呵护。
《正面管教》
分享:朱菁菁老师
朱菁菁老师分享:《正面管教》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去“赢”:既维护孩子的尊严,尊重孩子;又给予孩子鼓励,训练孩子的人生技能。赢得孩子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最终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鼓励。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会了很多鼓励的方法,比如要着眼于优点,而不是缺点,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要把犯错看作学习的好时机,作出弥补等。我也尝试把这些方法运用到我的教育教学中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本好书,给予前行的力量;
一次分享,见证共同的成长。
本次小学班主任读书交流活动,
老师们将阅读所得内化为教学育人的全新理念,
不仅收获了教书育人的艺术,
更坚定了要做一名和善而坚定、有教育情怀的老师的信念。
学校地址:
咨询热线:
招聘热线:
扫码关注
学校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广云外校 | 技术支持:美橙互联
友情连接:行政办公网 | 教师研修网 | 中国禁毒数字展览馆
家校信箱:gwbywx@163.com
备案信息: 粤ICP备2022084839号
版权所有:广东嘉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广州市白云区西槎路988号
020-86281888 020-86291888
18127956999 18138723888
020-86062188 18198925999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广东嘉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扫码招生入学
(小学)
扫码招生入学
(初中)